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省统计局 > 政策(数据)解读 > 负责人解读

吴劲松局长在省委党校2019年秋季班宣传解读扎实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

信息来源:安徽省统计局发布时间:2019-12-20 11:24被阅览数:

20191210日)

 

同志们:

很高兴今天来到省委党校,和中青班和省直机关处级公务员示范班的同志们一起分享统计知识。今天,我主要讲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三是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以高质量统计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四是当前经济形势。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在防惩统计造假、树立正确发展政绩观、完善统计体制、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等方面作出多次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期统计工作、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指引新时期统计改革发展、创新统计事业的行动纲领。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二是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发展观速度观。三是关于完善创新发展成果考核评价。四是关于提高数据科学性精确性。五是关于加快经济核算制度改革。六是关于真实全面反映新经济。七是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八是关于民意和民间统计调查工作。九是关于强化统计部门责任和提高统计人员职业素养。

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

(一)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

1. 《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统计法律制度是统计工作的基石,依法统计是统计机构组织开展统计工作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统计法》为中心,统计行政法规相配套,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统计规范性文件为补充,比较健全的统计法律制度。《统计法》于198312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65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行了第一次修正,20096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统计法》。《统计法》共750条,明确了统计工作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统计调查管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基本规范。20174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201781日起开始施行,对统计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是我国统计法治建设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律规范。

2.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2016年以来,中央先后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方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等7个重要文件。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3“17个不得主要内容

统计法律法规在规范政府统计活动中,对组织实施统计活动者、参与统计调查活动者以及统计调查成果使用者,都规定了必须遵守的法律底线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了解这些法律底线和法律责任,归纳起来,统计的法律底线就是“17个不得,法律责任就是上面说的“369”

(二)我省在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统计部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从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意见》《办法》《规定》,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采取强有力措施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增强依法统计意识,全省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1.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深改委召开5次会议,省政府召开4次常务会议、2次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贯彻中央《意见》《办法》的《实施意见》《实施细则》,并发文部署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中央《规定》。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质量统计工作的意见》,聚焦7方面重大统计问题,提出23条具体措施。省政府先后出台部门、乡级和企业统计工作三个规范文件,加强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省人大开展了一法一条例统计法执法检查。省委改革办部署开展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专项督察,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联合省委组织部两次在省委党校举办市、县(市、区)政府和省直部门分管统计工作负责人培训班,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

2. 强化数据质量管控。严把入库关。利用五证合一改革成果,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和比对机制,加强企业入、退库审核管理,确保名录库单位不重不漏、基础信息准确完整。严把采集关。实时监控全省联网直报企业一套表数据,今年以来按月通报、排查疑似问题清单,并对账销号、强化实地核查。利用联网直报平台加载统计法治宣传专栏,在企业登录平台时自动弹出专栏,督促企业依法填报数据。严把审核关。依法依规核实修正企业历史失实数据,客观反映当地发展实际。建立全省联网直报企业和投资项目数据质量监控情况通报制度和完善“1+N”数据质量审核评估管理体系,分市主要指标数据经局党组会集体研究确定。严把问责关。全力配合国家统计局立案调查铜陵、肥东经济普查违法案件,做好蚌埠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工作,依纪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分处理建议。

3. 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近两年我省统计执法尺度之严、力度之大、频度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是充实统计执法力量。20178月,省编办批准省统计局成立执法监督局。我省的机构组建规格和推进力度都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244人持有统计执法证,今年又有70人通过执法证资格考试。二是加强统计执法检查。省统计局执法监督局成立以来,共直接执法检查1158家企业(单位)。

我省这两年查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二是依然存在侥幸心理。三是部分地区造假严重。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1. 牢固树立依法统计意识。要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越是在这个时候,大家越关注统计数据。我们一要坚守底线,不弄虚作假。这是统计工作的底线,也是政治上的红线,千万不能触碰!

2. 严格落实数据质量责任。中央《意见》及我省《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负主要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地方,严肃追究当地党政领导的领导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主管责任。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负第一责任,领导成员负主体责任。

3. 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高质量统计工作的意见》、三个规范。在座的如有分管统计的领导要亲自抓,以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配齐配强基层统计人员,稳定基层统计队伍,积极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宣传好依法统计,要求调查对象依法履行如实报数的义务。

4. 着力强化统计执法监督。一要营造良好的统计执法环境,《统计法》和中央《意见》规定,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对统计法执行情况的监督职责,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协助本级统计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二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坚持有案必查、查案必实、违法必究,对于获得的所有统计违法线索,都必须核实;所有违法案件都必须进行立案查处。三要从严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坚持零容忍、强震慑,对于所有查实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数量界限处理到位,坚决杜绝宽松软,形成统计造假必须付出代价的强大震慑。

三、发挥统计职能作用,以高质量统计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统计法规定,统计主要有三大职能,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发挥好这三大职能作用,才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个职能:统计调查。主要包括三类调查:一是联网直报调查。这类调查的主要特点就是“联网直达”,企业或投资项目法人单位通过互联网直接将数据报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和在地统计部门数据库,各级统计部门只能查询数据,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疑似问题数据,可以反馈企业核实确认,但不能自行修改数据,更不能代填代报数据。通过联网直报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数据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并对联网直报数据的变化进行痕迹记录,在技术层面上极大地约束了弄虚作假的可能。二是大型普查。其主要特点就是“全面调查”。比如,人口普查(十年一次,尾数逢0年份开展普查)、农业普查(十年一次,尾数逢6年份开展普查)、经济普查(五年一次,尾数逢38年份开展普查)等。当前,全省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省政府即将印发文件正式布置。三是社情民意调查。包括省委、省政府交办和有关部门委托开展的 “省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第三方评价”“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群众满意度”“中央驻皖单位和在皖金融服务机构效能满意度测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情况民情民意(年中、年末)”“群众安全感(年中、年末)”“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民生工程社会评价”等20余项民意调查任务。

第二个职能: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是宝贵资源,是亟待开发的“矿山宝藏”。利用好这些数据,就能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统计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告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也是统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具体到工作中,主要就是开展统计分析和预测预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四三四”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强化担当作为意识,切实发挥统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作用。在强化统计分析上,一方面抓好月度分析。在原有《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创立《统计快报》。按照“数据出来,快报出去”原则,在国家统计局数据反馈当天,编发《统计快报》,包括全省数据和各市数据送省领导、各市主要和分管负责人;适应中部崛起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及时推出中部分省和长三角各省(市)月度数据快报。创立《统计专报》,在国家统计局正式反馈数据前即召开月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数据反馈第二天即编发工业、投资、贸易及综合形势专报送省领导。另一方面狠抓专题分析。紧跟省委省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专题调研分析。在加强预测预判上,我们通过两种方式开展预测预判。一是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主要经济指标监测预警模型,对季度经济运行进行滚动预测,每个季度初报省委省政府。二是利用月度数据进行GDP模拟核算,及时报省委省政府。当前,我局对经济运行的分析和预测预判已经成为省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第三大职能:统计监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完善统计体制”,将统计工作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为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一次提出“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统计监督是指统计人员有权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国家政策和计划的实施,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统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履行好统计监督责任。我局在统计监督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第一,组织开展考核第三方评价。一是根据省委组织部要求,省统计局负责组织“省管领导班子、省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第三方评价,从“发展”和“党建”两个方面调查群众满意度,这项评价工作已连续四年。二是为省效能办开展“中央驻皖有关单位、在皖有关金融服务机构效能满意度第三方评价”专项调查及调查分析工作,对中央驻皖单位和在皖金融服务机构,开展了效能满意度测评,效能考核结果反馈国家部门并作为部门绩效奖励依据。三是贯彻落实“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了整体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对省直部门、省辖市进行了考核评价,评价结果报送省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做为对各市、各部门推进工作年度考核依据。

第二,承担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参与制定《省对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统计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制定了相应考核细则,组织印发《统计考核手册》,主要负责相关数据审核、汇总和计算。先后对各市经济运行季度考核,省政府对各市经济增长贡献考核、对省直部门创先争优指标进位考核任务,年度对各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第三,抓专项监测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开展稳增长考核。制定《省辖市稳增长贡献考核办法》,主要考核《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根据各市对全省经济稳增长贡献变化、争先进位等情况,按季度进行考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监测。一是开展节能降耗监测预警。二是建立建立绿色发展季度监测体系,开展了对各市绿色发展评价。以绿色发展年度评价指标体系为重要参考,紧扣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主要目标,在全国率先建立全省绿色发展季度统计监测体系,科学量化我省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主要任务,及时反映我省绿色发展季度进展情况。开展营商环境监测。我省是全国唯一做到市级调查全覆盖的省份。由我局撰写的2份报告,一篇形成了省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整治“两难两多一长”改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另一篇直接被省政府转发到各市和相关部门,推动了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此外,我们还参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等考核工作。

四、当前经济形势

(一)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从目前情况看,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可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预期目标;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等6项指标均好于预期。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持续下行,速度已处多年新低。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下调幅度深。三是仍在持续下行中。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还是来自内部的问题,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二是宏观调控效用减弱。三是各类风险上升。四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三)明年经济工作主要思路

明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但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经济多年持续性下滑,做好明年工作任务艰巨,难度加大。在指导思想上,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稳增长统筹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具体来说,一是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第一个是调动企业家积极性。第二个是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二是大力发展“三大”产业。第一是服务业。第二是工业。第三是建筑业。三是找准投资切入点。

文件下载
 *